首页/专项工作/劳模精神
用坚守铸就生命界碑——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付永强
发布时间:18年06月11日    信息来源:工会    编辑:工会
【字体:    】   打印本页    
作者:杨梅

“共和国永不移动的界碑,永不换岗的哨兵”这是给予戍边人的最高赞扬。地处祖国边境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,就是这样一群戍边人,就有这样一个人,他常年驻守在沙漠哨所,远离居民区,忍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,每天坚持在沙漠腹地执勤巡逻10公里,他用坚守守护着63号界碑至66号界碑的边防线,用脚步丈量国土;他用坚持在哨所的沙漠中植树绿化、种草放牧,使哨所环境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,靠勤劳的双手改变着生活环境,用汗水浇灌绿色;他坚定把哨所当家建,建羊圈搞养殖,种菜种瓜建田园,用坚守铸就生命界碑守卫国土,他就是一八六团武装部北沙窝哨所所长付永强,一位边境一线名副其实的守护神,先后被阿勒泰地区公安边防支队、十师北屯表彰为“优秀护边员”“最美北屯人”“最美家庭”“优秀民兵”等荣誉称号。

立志守边防

2004年,付永强和妻子刘桂芝从河南开封来到186团生活、工作。通过这里的军垦文化和兵团精神的熏陶,老一辈兵团战士的奉献精神,深深的感动了付永强。付永强渐渐明白了啥叫“兵团”,感受到了啥是屯垦戍边。

2012年,一八六团武装部组织选拔北沙窝哨所所长人选,付永强就瞒着家人报了名。其实妻子刘桂芝并不反对和付永强到这里守护边境,只是女儿不在身边很让人揪心,女儿13岁,因为路途的原因,只能寄宿在学校。

刚到这里,哨所周围一座座沙丘。每天在1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巡逻一次,把情况如实向上级汇报,是付永强的任务。伴随哨所的夏天是从早到晚的大风刮起的沙尘,吹得人睁不开眼;冬天是积雪覆盖、北风呼啸的寒流,让人寸步难行。当时哨所水、电没通,取暖只是一个小铁炉。付永强一家进住后,没有向恶劣的气候环境低头,不论春夏秋冬,他每天与妻子一道,巡逻在该哨所地段10余公里的沙漠边缘及沙漠腹地。在哨所工作以来,付永强夫妇刻苦学习边境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,随时掌握边境一线情况,当好边境一线的守护神。记得在2013年4月的一天,付永强带着妻子像往常一样巡逻在边境线上,在到达边境线63号界碑处,突然发现大量羊群也靠近边境铁丝网,如不及时将其赶回,将发生牲畜越界涉外事件。付永强夫妇毫不犹豫将羊群赶回并找到放牧人,原来是一名哈萨克族同胞所放羊群。夫妻二人及时向这名哈萨克族同胞宣传了边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,提醒其以后放牧一定要遵守边境管理规定,防止发生人畜越界引发的后果。由于他们的果断,及时制止了一起因牲畜越界的造成的涉外事件。

守边当事业,哨所当家园

为改变北沙窝哨所恶劣的环境,2013年4月,一八六团党委决定对此哨所进行硬化和绿化。自2013年4月至今,团党委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,从团部地区移栽大树2000余棵,栽种各种树苗30余种2万余棵,绿化沙地300余亩;硬化路面2000余平米;完善了打井取水、电力、供暖、沙地喷灌等基础设施建设。为做好哨所的绿化工作,付永强带着妻子一边巡逻,一边做好所栽种的近3万棵树木及300余亩沙地绿化的管理工作。为使哨所成为以劳养武的基地,哨所旁边建起了羊圈,他在师市总工会5万元帮扶资金的扶持下购买了70余只小尾寒羊发展起了养殖业,如今现己管理着200只的羊群,他每天与妻子一道边放牧边巡逻,生活虽很清苦寂漠但充实而有意义。巡逻执勤、喂羊放牧、植树种草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。所栽种的树木和绿化的地质全为沙地,所浇灌的水流失快。为保证所栽种的树木及播洒草种的成活率,夫妻二人起早贪黑,每天除了边境巡逻放牧时间,其余时间都是穿梭在树林带间,算不清走了多少路,流了多少汗,鞋磨破了换,衣服磨烂了补。就是这样,夫妻二人精心培育着每一棵树,每一棵草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他们苦心的培育,北沙窝哨所现已基本达到了绿树成林、绿草成茵的现状。他与妻子正按照团党委将哨所打造成为“守边护边的前哨、以劳养武的基地、红色旅游的景点、传统教育的园地”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着。

付永强进驻哨所以来,兢兢业业工作,把守边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,扎扎实实守好边防;把哨所当家来建,为扎根边疆作好准备。“种地就是站岗、放牧就是巡逻”这句话是付永强和家人生活真实写照,他为边境安宁,社会和谐稳定默默的奉献和坚守着,他用坚守镌刻忠诚,用生命铸就界碑,这种光荣和自豪也让他收获着一份可贵的幸福。


相关新闻